首页 资讯 正文

东营区:黄河畔,民兵驻堤淬“硬功”

体育正文 221 0

东营区:黄河畔,民兵驻堤淬“硬功”

东营区:黄河畔,民兵驻堤淬“硬功”

黄河奔涌,战鼓催征。木桩在石硪重击下深扎堤土,铅丝(qiānsī)在粗粝的(de)双手中翻飞成网,十米长的柳石枕裹挟千钧之力轰然入水(shuǐ)……7月2日,在东营(dōngyíng)黄河防汛抢险演训基地,30名民兵赤膊上阵,喊出的号子震天响。这是东营区连续25年开展的黄河民兵防汛抢险实战演练。 “打桩要稳,捆扎要吃劲!”随着(suízhe)喊声,4名民兵(mínbīng)快速打桩、拴绳,不一会儿,宽2米、长10米的(de)五子家伙桩就拴好了。不远处,8名壮小伙手握绳索,围成一圈,随着韵律(yùnlǜ)分明、雄浑有力的曲调,石硪时而腾空而起,时而闷响落桩,将木桩夯牢。 “拴桩、打(dǎ)家伙桩、编织铅丝网片(wǎngpiàn)、捆抛柳石枕、修筑反滤围井等传统抢险(qiǎngxiǎn)技能训练,是每名参训人员必备技能。”龙居镇(lóngjūzhèn)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郭建强说,除传统抢险技能训练外,他们还开展了水上救援演练。 龙栖湖上,7艘(sōu)冲锋舟正在水面“抢险救援”。湖面上空无人机如鹰隼掠过,实时画面直传操控台。“民兵不但要强化抢险防汛技能,还要提升自身数字素养(sùyǎng)。”郭建强(guōjiànqiáng)告诉记者,科技力量的深度融入,正让(ràng)一线防汛抢险变得更加“智慧”,响应也更为迅捷高效。“我们开设了信息化培训课程,让参训人员‘能力’更强(gèngqiáng)。”郭建强笑着说。 当下正值调水(diàoshuǐ)调沙大流量下泄关键期,东营区创新推出“以群(yǐqún)补专、专群结合、政府主导、河务参谋”的“1+N”民兵上堤(shàngdī)驻防新模式,组织沿黄镇(街道办)民兵开展(kāizhǎn)上堤驻防,不断(bùduàn)增强黄河防汛抢险及汛期巡查防守力量。龙居镇正在开展的黄河民兵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正是民兵上堤驻防工作场景之一。 “黄河东营段正经历调水调沙大流量考验,最大(zuìdà)流量将(jiāng)达4100方/秒,我们已进入战时(zhànshí)状态。”区人武部政治委员师丽青说(shuō),目前,东营区每日有3至(zhì)5名民兵编入黄河工程巡查队,根石探测仪深入(shēnrù)湍流,24小时值班哨位灯火长明。全封闭军营里,驻防表刻满钢铁纪律:晨练队列铿锵,午学抢险理论,暮巡百里长堤。民兵迷彩正与(yǔ)河工橙融为一体,共同守护黄河安澜。(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通讯员 缪宏伟 薛文文)
东营区:黄河畔,民兵驻堤淬“硬功”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